金花还是霉变?越陈越香的茶中,会含有霉菌毒素吗

正是一年春好处,最是人间好时节。品茶,通常品的是山野气息、大自然以及心旷神怡的感觉。一份好茶,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,感受到新鲜、干净的空气,丰富的草木清香,花香以及悠悠的泥土香等,它们混合在一起散发出的气息,能让人感受到非常舒服的山间气息。
许多朋友喜欢喝茶,而且更喜欢喝老茶,常常购买十多年前和二十年前的茶或者买回来新茶也一直存着不喝,觉得茶越陈越好。虽然有一定的理论依据,但是如果茶叶储存环境过潮或储存方式不当,都容易出现霉变的情况,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。国家标准中早已明文告知:玉米,大豆,花生油等日常食品中,很多都含有微量真菌与毒素,而茶也不例外。多数人认为这种霉变的茶叶晒晒还能喝,用开水泡茶可以消毒,没什么大问题,大家千万要注意,这种想法都是错误的!如果长期喝这种发霉的茶叶,容易损害肝脏细胞,诱发肝病甚至肝癌,这种茶叶就不要再喝了,尽快丢掉。


什么是黄曲霉毒素?

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,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。这种毒素主要来源于黄曲霉菌曲霉菌等真菌的代谢产物。它可以在潮湿、温暖的环境下,如土壤、植物、食品等中生长繁殖,因此在一些粮食、坚果、豆类、玉米等食品中可能被检测到。
黄曲霉素因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而备受关注。它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,已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质。黄曲霉素被归类为一级致癌物质,也就是说,它被证实对人类可能具有致癌风险。
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与其与DNA发生相互作用有关。它可以结合DNA,引起DNA的突变,并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,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。除了致癌外,黄曲霉素还可能对免疫系统和肝脏产生影响,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或肝脏损伤。
黄曲霉素中毒通常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。因此,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对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。各国的食品安全标准针对不同食品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,以确保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。

哪些茶叶中可能存在黄曲霉素?

2013年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《渥堆中普洱茶品质形成及陈化中真菌毒素状况的研究》一文中就有指出实验中所用的60份普洱茶,全部检出了黄曲霉素,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,其中还有部分样本是严重超标的。2010年广州市检疫局发表的《广州某茶叶市场普洱茶中多种生物毒素污染现状调查》,70份样品中也是全部检出黄曲霉素,其中有8份超标。除此以外,红茶、黑茶等不同类型的茶叶中都可能检出黄曲霉素。
茶叶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,其可能存在黄曲霉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茶树生长环境的影响。茶树生长在潮湿、温暖的气候条件下,这种环境容易导致真菌的生长,从而增加了茶叶被污染的可能性。特别是在雨季或高湿度环境下,茶树更容易受到霉菌的影响。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,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入霉菌。茶叶在采摘、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烘焙等多个加工环节中,如加工设备或存储环境不干燥、清洁不彻底,都可能导致茶叶被霉菌污染。尤其是在发酵过程中,如果湿度控制不好,霉菌容易滋生,增加了黄曲霉素的产生机会。红茶、黑茶等茶叶在生产过程中,如果处理不当,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霉菌污染,从而导致黄曲霉素的产生。所以,为了减少黄曲霉素对人体的潜在风险,尽量还是购买新鲜茶叶比较合适,保存时,也要注意保存环境,有助于降低黄曲霉素的风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