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尼格”来袭,冷空气南下频繁的当下如何保证水产养殖安全

 

随着台风“尼格”和冷空气的到来,南部沿海城市的风力预计可达7~8级,各大桥、高海拔山区最大阵风可达8~10级。强冷空气的影响对水产养殖来说可怕的不是低温,而是骤然失温。突如其来的大幅降温,会短时间内改变鱼虾的水环境,刺激鱼虾产生应激反应,对鱼虾的生存造成威胁,尤其在露天环境下,这些问题会对水产养殖带来非常大的影响。

那么,强冷空气的到来会对水产养殖有哪些影响呢?

1. 养殖品种及微生物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。

一般情况下,降温时人都会感觉到很不适应,容易出现感冒等现象。同样,水产动物及微生物虽然不会像人一样出现感冒症状,但也会出现一些类似情况,如黄鳝上草、草鱼游塘、鱼跳、鳃部出现血窦等现象,这就是典型的应激反应。

2、       藻类光合作用减弱,溶氧降低。

强冷空气过境,往往会是阴雨天,藻类光合作用将会减弱,规格较大的池塘容易出现溶氧不足的现象,如果池塘氨氮、亚盐等指标本身就较高,这种缺氧情况对鱼类的危害更大。

3、 微生物活力减弱,有毒物质滋生

水体中代谢氨氮、亚硝酸盐等物质主要依靠微生物,而微生物的活动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,温度降低而减弱,如果骤然降温,将有可能导致水中氨氮等有毒物质大量产生,鱼类中毒风险大大提高。

4、水体温差过大,可能导致泛底

强冷空气来袭往往会伴有大风天气,这会使得池塘表面水层温度下降过快,而底部温度降低较慢,发生表层温度低于底部温度的现象,导致表层与底层水体快速交换,造成泛底,使底部有害物质翻起。

面对强冷空气带来的威胁,我们水产人应该怎么做?

1、降温前视降温的幅度降低甚至停止投喂,以防止降温后消化效率下降诱发肠炎及套肠病。

2、降温前提前投喂乳酸菌、丁酸梭菌或者发酵饲料,加量投喂VC等,降低降温对鱼体的应激反应。

3、降温前处理底质,避免大风、降温引发的水体强对流释放出大量的病原及有机质,为疾病的爆发留下隐患。

4、降温后仔细巡塘,重点对下风处是否有濒死鱼及鱼的吃食状况进行观察,准确了解降温对鱼类的影响。

对于安全越冬,专家们有以下建议:

1、做好秋季投喂管理。近期应视水温灵活调整投饵率,同时投喂优质饲料,确保鱼类有足够的营养越冬。科学、合理的投喂,投喂优质饲料是维持鱼体健康的根本。

2、近期应对池鱼做一次详细的体检,重点是锚头蚤、杯体虫的寄生情况,鳃部状况及消化道的健康情况(消化道寄生虫及消化道溃疡的有无),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前干预,避免带病越冬。

3、水位较浅的池塘,逐步加深水位至2米以上,以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严寒天气。

4、越冬期坚持对鱼体作检查。越冬期25-30天对池鱼体检一次,根据检查的结果及时处理小问题,避免形成大问题。

5、越冬期坚持投喂。天气晴好时根据水温不同3-5天投喂一次,投饵率不要超过2‰,寒潮来袭时不要投喂,以维持鱼体的基础代谢。

6、水温较低时不要拉网、投放苗种。

7、拉网、投放苗种前最好能对苗种做强化投喂,待其体质恢复后再行操作。

8、缓慢增加投喂。越冬后期不要在短期内快速增加投喂量,应逐步、缓慢的增加投喂量至正常水平。

2022年10月31日 14:55
浏览量:0
收藏

技术服务

首页    技术服务    养殖知识    “尼格”来袭,冷空气南下频繁的当下如何保证水产养殖安全

技术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