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至,天渐凉。半冷半暖之际,别让猪生病了哦!
9月23日9时4分,迎秋分节气。
秋分寒露夜,一夜冷一夜。连晴之后,又落了一场雨,秋便往深处去了。这是一个疏朗的好时节,白昼与黑夜均分时间,暖阳与凉风共享寒暑,黄叶与蓝天平分秋色。匆匆奔波的你或许也想停下脚步,去秋天中分一半柔情与多彩,为生活添上明媚的颜色。
但,进入秋季以后,由于气温的降低,对猪的生长、繁育都带来一定的影响,在这一时期应特别注意加强猪的各项管理工作,如果管理不当,疫病就多,导致养猪效益就会降低。秋冬季节一定要加强防病工作,千万不要“羊了个羊”。
那么,如何做好猪类疾病防治呢?
一、根据猪场现状,做好猪类疾病检测
入秋后进行一次猪类疾病检测至关重要,主要检测猪瘟、蓝耳病、伪狂犬病和口蹄疫等重大疾病的抗体水平;如果在分娩阶段仔猪腹泻比较严重时,还需检测牛粘膜病毒和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,并根据检测结果,调整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。
入秋以后,一般猪场主要应该强化接种的疫苗主要是口蹄疫疫苗、蓝耳病疫苗、伪狂犬疫苗、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等。
具体免疫方案是:
1、 口蹄疫的免疫方案:
种公、母猪:3-4次/年。后备母猪:配种前4周接种。仔猪、育肥猪:50日龄首免,间隔3~4周加强免疫接种。
2、 蓝耳病的免疫方案:
(1)在打弱毒疫苗前应先做几头的试验,无反应后再全打。
(2)为了减轻免疫应激、消除免疫失败,同时为了有效提高免疫效果,使用专业抗免疫应激剂。
科学的免疫程序应该是根据母源抗体和全群猪免疫抗体检测结果,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。使用方法和剂量可依据产品说明使用。
①后备种猪:配种之前免疫二次,间隔2-4周。
②经产母猪:产后的22-23天;种公猪可考虑此时同时免疫。
③仔猪:出生后的22-23天与母猪一起进行免疫。
3、 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免疫方案:
建议对种猪群普免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,或者在怀孕母猪产前四周免疫,接种方法是在种猪尾根部后下方的后海穴处肌注4毫升/头,后备母猪产前两周再强化4毫升/头。对于往年已经发生过此病的猪场,建议对仔猪断奶后一周肌注1毫升/头,25-50公斤体重猪只肌注2毫升,50公斤体重猪只肌注4毫升。
2. 搞好猪群常规保健工作
1、保证充足而平衡的营养。
选择饲养配方科学的预混合饲养和高品质的大料,或者选择饲养配方科学的全价料进行饲喂。
2、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,控制好猪的呼吸道综合征。
在入秋后,猪群一般开始进入相对封闭的条件下饲养,从而使猪舍内空气质量恶化,呼吸道疾病进入多发和爆发期,消毒过后2-3天可在猪舍内喷撒除味吸附剂,能吸附猪舍内有害气体,干燥猪舍,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,解决通风与保温的难题。
3、 解决好各种应激,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(1)加强日常管理,过好仔猪断奶关和保育关,减轻应激,避免因应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。
(2)增强非特异性抗病力,防止口蹄疫、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等病毒性疾病的发生。
(3)控制畜舍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;控制好气喘病,保护好呼吸道屏障,防止其它呼吸道疾病的发生。
(4)消除霉菌毒素影响,增强营养,保护动物机体免疫屏障。
(5)搞好防寒保暖、防冷应激的产生,保持环境干燥。
(6)搞好常规消毒工作,特别是搞好空气消毒。